欢迎来到江西成考网!本站为考生提供江西成考信息服务,网站信息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江西教育考试院www.jxeea.cn为准。

江西成考:
首页 > 专升本复习资料 > 教育 >

2022年江西成考专升本《政治》第三套精选试题【01—35题】

时间:2022-09-03 19:24:12 作者:储老师

成考助学

  一、选择题:1~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 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1题单选 针对抗战胜利后国际国内复杂的形势,中共中央制定的基本方针是( )
  A.保卫抗战胜利果实
  B.准备自卫战争
  C.军队和政权问题
  D.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
  【参考答案】D

  第2题单选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必须始终( )
  A.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B.以发展速度为中心
  C.以平衡比例为中心
  D.以经济增长为中心
  【参考答案】A

  第3题单选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是( )
  A.十年“文化大革命”
  B.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C.中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D.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
  【参考答案】C

  第4题单选 毛泽东在哪次会议上对新民主主义五种经济成分作了具体分析( )
  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D.新政治协商会议
  【参考答案】B

  第5题单选 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也是其区别于旧军队的根本标志是( )
  A.官兵一致
  B.批评和自我批评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打仗、筹款、做群众工作
  【参考答案】C

  第6题单选 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最重要一环是( )
  A.在全党认真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
  B.加强对党的领导干部的监督
  C.完善民主集中制
  D.改善党的领导
  【参考答案】A

  第7题单选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 )
  A.感性认识包含着错误,理性认识完全正确
  B.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
  C.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产生于科学实验
  D.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抽象思维
  【参考答案】B

  第8题单选 列宁说“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
  A.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参考答案】C

  第9题单选 五四运动后的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属于( )
  A.旧民主主义
  B.民主主义
  C.新民主主义
  D.社会主义
  【参考答案】C

  第10题单选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A.依法治国
  B.权力制衡
  C.人民当家作主
  D.多党合作
  【参考答案】C

  第11题单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
  A.发展教育和科学
  B.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C.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D.发展文学艺术
  【参考答案】C

  第12题单选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方向和道路
  B.形式和过程
  C.原因和结果,
  D.内因和外因
  【参考答案】A

  第13题单选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 )
  A.意识是沟通客观和主观的桥梁
  B.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物
  C.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D.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内容是主观的
  【参考答案】C

  第14题单选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纲领是在( )
  A.党的十三大
  B.党的十四大
  C.党的十五大.
  D.党的十六大
  【参考答案】C

  第15题单选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于( )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党的先进性
  C.坚持执政为民.
  D.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参考答案】A

  第16题单选 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其原因主要是( )
  A.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
  B.党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变化
  C.全国大陆即将解放
  D.中国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参考答案】A

  第17题单选 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根据( )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
  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
  C.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
  D.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规律
  【参考答案】B

  第18题单选 因果联系所揭示的是( )
  A.一切事物前后相继的关系
  B.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C.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的关系
  D.前后相继现象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参考答案】D

  第19题单选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中,体现生产关系的是( )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C.实现共同富裕
  D.发展生产力
  【参考答案】B

  第20题单选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社会根源是( )
  A.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B.资产阶级的人权主义
  C.经济全球化发展
  D.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制度
  【参考答案】D

  第21题单选 关于社会发展道路,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人类社会发展的道路既有统一性,又有多样性
  B.人类社会发展的道路的统一性体现了不同国家和民族发展过程的特殊性和个性
  C.人类社会发展的道路的多样性体现了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的普遍性和共性
  D.人类社会发展的道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是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参考答案】A

  第22题单选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 )
  A.反映的观点
  B.客观实在性的观点
  C.主体能动性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参考答案】D

  第23题单选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A.建立市场自发调节的经济体制一
  B.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建立指导性计划的经济体制
  【参考答案】C

  第24题单选 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 )
  A.资本主义体系
  B.民主主义体系
  C.社会主义体系
  D.共产主义体系、
  【参考答案】C

  第25题单选 国民党反动政权存在的基础是( )
  A.封建土地所有制
  B.民族资本主义
  C.官僚垄断资本主义
  D.个体经济
  【参考答案】C

  第26题单选 中国共产党人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文献是( )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反对本本主义》
  【参考答案】D

  第27题单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位一体”的目标是指( )
  A.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四位一体
  B.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
  C.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社会生活四位一体
  D.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四位一体
  【参考答案】B

  第28题单选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C.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D.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参考答案】C

  第29题单选 所有唯物主义都认为世界是( )
  A.物质的
  B.不变的
  C.精神的
  D.发展的
  【参考答案】A

  第30题单选 在全部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 )
  A.阶级压迫关系
  B.血缘亲族关系
  C.社会生产关系
  D.政治思想关系
  【参考答案】C

  第31题单选 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属于( )
  A.感性认识的范畴
  B.理性认识的范畴
  C.对事物现象的反映
  D.真理性认识的形式
  【参考答案】B

  第32题单选 量变和质变的根本区别是( )
  A.量变是渐进的,质变是突然的
  B.量变是不显著的,质变是显著的
  C.量变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质变是超出度的范围的变化
  D.量变是以数量规定的,质变是以属性规定的
  【参考答案】C

  第33题单选 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最核心的内容和最主要的特点是( )
  A.保持党的优良作风
  B.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
  C.着重从思想上建党
  D.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参考答案】C

  第34题单选 坚持与时俱进,最重要的是( )
  A.发展先进生产力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要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富于创造性
  D.巩固执政地位
  【参考答案】C

  第35题单选 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的核心是( )
  A.积极防御的思想
  B.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思想
  C.战略进攻和战略决战的思想
  D.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的思想
  【参考答案】A

  【结尾】以上就是关于“【01—35题】”的相关内容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考生。考生如果想获取更多关于江西成考的相关资讯,如成人高考报名时间、考试时间、报考条件、备考知识、相关新闻等,敬请关注江西成考网。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生服务

8月29日09:00开通报名

微信公众号

考生交流群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微信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热门推荐
报名层次:
所报专业:
姓       名:
电       话: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回复“免费资料”即可获取!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APP
下载

联系微信
联系
微信
扫描
二维码
反馈
建议
回到
顶部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