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成考:
首页 > 专升本复习资料 > 教育 >

2022年江西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心理学模拟试题(2)

时间:2022-09-03 17:59:40 作者:储老师

成考助学

  

  一、选择题
  1.班级授课制。产生于()
  A.奴隶社会
  B.社会主义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封建社会
  2.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知觉的基本属性?( )
  A.知觉的选择性
  B.知觉的规律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恒常性
  3.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整体反映是( )
  A.感觉
  B.知觉
  C.表象
  D.后像
  4.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教育学生努力学习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了解和研究学生
  D.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5.人们常常以日出日落来判断东西方向,以人体为参照来判断左右,这属于( )
  A.形状知觉
  B.大小知觉
  C.深度知觉
  D.方位知觉
  6.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教育是一种()
  A.心理现象
  B.社会现象
  C.自然现象
  D.生理现象
  7.看见一面红旗,人们马上能认出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
  A.感觉
  B.视觉
  C.色觉
  D.知觉
  8.煤块被强光照射时,人们仍认为它是黑的,这是知觉的(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9.教育工作必须循序渐进,这是由于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发展速度的不均衡性
  C.稳定性和可变性
  D.共性和差异性
  10.人们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是利用知觉的哪种特性?(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二、辨析题
  1.一般说,知觉的理解性与过去经验无关。
  2.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3.知觉的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叫知觉的选择性。
  三、论述题
  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灵活运用直观教学的方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A 4.B 5.D
  6.B 7.D 8.D 9.A 10.A
  二、辨析题
  1.错误。人在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它,并用词语把它标志出来,这种感性阶段的理解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2.错误。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3.正确。人的知觉具有这样一种特性,即对优先知觉的事物,形成清晰的映象,而对其周围环境的事物,只是当成陪衬和背景,形成模糊的感觉。这种把知觉的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叫知觉的选择性。
  三、论述题(要点)
  (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
  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正确地运用直观性原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知觉,从而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领会、理解和掌握,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2)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在教学中,教师应按照知觉的组织原则,正确地组织直观,才能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3)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任务的重要条件。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是必要的。引导学生学会记录并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结尾】以上就是关于“2022年江西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心理学模拟试题(2)”的相关内容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考生。考生如果想获取更多关于江西成考的相关资讯,如成人高考报名时间、考试时间、报考条件、备考知识、相关新闻等,敬请关注江西成考网。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生服务

成绩查询:11月18日9点起

微信公众号

考生交流群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微信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APP
下载

联系微信
联系
微信
扫描
二维码
反馈
建议
回到
顶部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