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成考:
首页 > 教育新闻 >

江西省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考试《政治》科目考试说明

时间:2025-01-03 21:08:23 作者:储老师

成考助学

Ⅰ.考试内容与要求

本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概论、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时事政治五部分。主 要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和应用三个能力层次。具体内容与要求如 下:

一、思想道德与法治

(一)担当复兴大任 成就时代新人 1.识记

(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 2)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2.理解

新时代呼唤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3.应用

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 二)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 1.识记

( 1)人的本质;

( 2)人生观与世界观、价值观;

( 3)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 4)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 2.理解

(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

( 2)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 3)高尚的人生追求;

( 4)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 5)人生价值的评价与实现。 3.应用

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 三)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1.识记

理想、信念的内涵与特征。 2.理解

( 1)理想信念是精神之 “钙”;

(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 3)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 5)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 6)理想与现实的辩证统一;

( 7)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有机结合。 3.应用

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

( 四)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 1.识记

( 1)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

( 2)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 3)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 2.理解

( 1)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 2)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

( 3)祖国统一与民族团结;

( 4)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显著特征;

( 5)改革创新是新时代的迫切要求。 3.应用

( 1)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

( 2)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

( 3)做改革创新生力军。

(五 )明确价值要求 践行价值准则 1.识记

( 1)价值、价值观的含义;

( 2)核心价值观;

(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理解

( 1)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指引;

(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著特征。 3.应用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六)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道德品格 1.识记

( 1)道德的含义;

( 2)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与原则;

( 3)中国革命道德;

( 4)社会公德;

( 5)职业道德;

( 6)家庭美德;

( 7)个人品德。 2.理解

( 1)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

( 2)马克思主义道德观;

( 3)社会主义道德的先进性;

( 4)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

( 5)中国革命道德的当代价值;

( 6)正确的恋爱观和婚姻观;

( 7)注重家庭、家教、家风。 3.应用

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

( 七 )学习法治思想 提升法治素养 1.识记

( 1)法律的含义及其历史发展;

( 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 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 4)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

( 5)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 6)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 7)社会主义法治思维;

( 8)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 2.理解

( 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共同体现;

( 2)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意义;

( 3)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 4)建设法治中国;

( 5)我国宪法的地位和基本原则;

( 6)宪法实施与监督。 3.应用

( 1)依法行使法律权利和依法履行法律义务;

( 2)新时代大学生要不断提升法治素养。

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一)导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 1.识记

(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提出;

(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 2.理解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及其关系。

( 二)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1.识记

( 1)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

( 2)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2.理解

( 1)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

( 2)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3.应用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识记

( 1)近代中国的国情;

( 2)近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2.理解

( 1)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提出、 内容和重大意义;

( 2)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形成的必然性;

(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3.应用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 四)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识记

(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

( 3)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 4)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2.理解

( 1)走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提出的理论依据;

( 3)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 3.应用

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1.识记

( 1)《论十大关系》的主要内容、基本方针及标志意义;

( 2)《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提出的历史背景;

( 3)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根本任务和 处理社会矛盾的基本方法;

( 4) “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的设想。 2.理解

( 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 2)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 3)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3.应用

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 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 1.识记

(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过程;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实践基础。 2.理解

(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国际背景;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

3.应用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条基本经验。

( 七)邓小平理论 1.识记

( 1)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 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2.理解

(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 3)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发展战略理论;

( 4)改革开放理论;

(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3.应用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 八)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识记

( 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 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 3)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理解

( 1)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 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4)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3.应用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九)科学发展观

1.识记

( 1)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 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 3)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 4)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2.理解

( 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3)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应用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一)导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1.识记

(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两个结合”的 重大成果;

( 2) “两个确立” 的决定性意义。 2.理解

(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的时代背景;

(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内 在逻辑关系;

(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3.应用

( 1)学好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 论。

( 二)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识记

( 1) “ 四个自信”;

( 2)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 3)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 4) “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理解

(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 2)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 3)新时代伟大变革及其里程碑意义;

( 4)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辩证关系。 3.应用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开拓前进。

( 三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识记

( 1)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要内容;

( 2)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

( 3)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2.理解

( 1)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 强国三者之间的关系;

(2)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形成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和理论基础;

( 3)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

( 4)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和重大关系。 3.应用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 四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1.识记

( 1)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

( 2)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理解

( 1)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2)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 3)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 3.应用

健全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五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1.识记

( 1)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 2)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 3)人民是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 2.理解

( 1)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

( 2)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系;

(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 以人民为中心”之间的关系。 3.应用

全面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六)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1.识记

( 1)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

( 2)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 3)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正确方法论。 2.理解

( 1)改革开放是我们前进的重要法宝;

( 2)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

( 3)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4)改革开放永无止境。 3.应用

( 1)坚定不移把全面深化改革引向深入;

( 2)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 七)推动高质量发展

1.识记

( 1)新发展阶段;

( 2)新发展理念;

( 3) “两个毫不动摇”;

( 4)新发展格局;

( 5)现代化经济体系。 2.理解

( 1)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2)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 保障;

( 3)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社会主义基本 经济制度和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

3.应用

( 1)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

( 2)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3)大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 4)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 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科技、人才战略 1.识记

( 1)科教兴国战略;

( 2)人才强国战略;

( 3)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理解

( 1)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 础性、战略性支撑;

( 2)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 3)科技强则国家强;

( 4)培养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 3.应用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

(九)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1.识记

(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 2)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

( 3)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的主要内容。 2.理解

( 1)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 2)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 3)统一战线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 3.应用

( 1)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

( 2)巩固和发展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

(十)全面依法治国 1.识记

(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和基本原则;

(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

( 3)法治中国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工作布局。 2.理解

( 1)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唯一正确道 路;

( 3)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 3.应用

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

(十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识记

( 1)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 3)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2.理解

( 1)文化繁荣兴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 2 )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

( 3)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中华 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3.应用

( 1)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

( 3)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十二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 1.识记

( 1)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主要着力点;

( 2)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意义和要求。 2.理解

( 1)让人民生活幸福是 “ 国之大者”;

( 2)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3.应用

( 1)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 2)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十三)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1.识记

( 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内涵;

( 2)建设美丽中国的主要任务;

( 3)全球环境治理的中国方案。 2.理解

( 1 )生态兴则文明兴;

( 2)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中的突出位置;

( 3)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3.应用

( 1)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 2)积极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 (十四)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   1.识记

( 1 )总体国家安全观;

( 2)新安全格局;

( 3)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2.理解

( 1)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

( 2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的基本遵循;

( 3)把维护政治安全放在首要位置;

( 4)统筹发展和安全。 3.应用

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十五)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 1.识记

( 1)新时代人民军队使命任务;

( 2 )强军目标的科学内涵;

( 3)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 2.理解

( 1)国防和军队建设是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坚 强后盾;

( 2)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战略安排;

( 3)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 治军。

3.应用

( 1)全面加强练兵备战;

( 2)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十六)坚持 “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完全统一 1.识记

( 1) “一国两制” 的科学内涵和制度体系;

( 2)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 2.理解

( 1) “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

( 2)新时代 “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 3)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3.应用

( 1)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 2)推进祖国完全统一。

(十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识记

( 1)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2)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 3)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基础和重要依托。

2.理解

( 1)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

( 2)坚持外交为民;

( 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 3.应用

( 1)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 2)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 3)高质量共建 “一带一路”。 (十八)全面从严治党

1.识记

( 1)全面从严治党;

( 2)党的自我革命;

( 3)大党独有难题。 2.理解

( 1)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2)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 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

( 3)腐败是党长期执政面临的最大威胁;

( 4)党的自我革命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 3.应用

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四、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五、时事政治

2024年4月1日至2025年2月28 日国内外重大时政事件。 Ⅱ.考试形式与题型

一、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 “政治+英语+信息技术” 三门公 共基础科目合卷考试,考试时间共计150分钟,满分300分(每门 科目100分)。

二、考试题型

考试题型从以下类型中选择:单项选题、多项选题、名词解 释题、简答题、论述题和材料分析题。

Ⅲ.参考书目

1.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年版).北京:高等教 育出版社,2023.ISBN:9787040599022.

2.本书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 论( 2023 年 版 ) . 北 京 : 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 , 2023.ISBN : 9787040599039.

3.本书编写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北 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3.ISBN:9787040610536.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生服务

成绩查询:11月18日9点起

微信公众号

考生交流群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微信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APP
下载

联系微信
联系
微信
扫描
二维码
反馈
建议
回到
顶部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