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成考:
首页 > 高起点复习资料 > 语文 >

2022年江西成考高起点语文精选文言文模拟试题(3)

时间:2022-09-03 17:59:50 作者:储老师

成考助学

  吏部侍郎李林甫,柔佞多狡数,深结宦官及妃嫔家,伺候上动静,无不知之,由是每奏对,常称旨,上悦之。时武惠妃宠幸倾后宫,生寿王清,诸子莫得为比,太子渐疏薄。林甫乃因宦官言于惠妃,愿尽力保护寿王;惠妃德之,阴为内助,由是擢黄门侍郎。

  初,上欲以李林甫为相,问于中书令张九龄,九龄对曰:“宰相系国安危,陛下相林甫,臣恐异日为庙社之忧。”上不从。时九龄方以文学为上所重,林甫虽恨,犹曲意事之。是时,上在位岁久,渐肆奢欲,怠于政事。而九龄遇事无细大皆力争;林甫巧伺上意,日思所以中伤之。……于是上罢九龄政事,以林甫兼中书令。

  上即位以来,所用之相,姚崇尚通,宋璟尚法,张嘉贞尚吏,张说尚文,李元绂、杜暹尚俭,韩休、张九龄尚直,各其所长也。九龄既得罪,自是朝廷之士,皆容身保位,无复直言。

  李林甫欲蔽塞人主视听,明召诸谏官谓曰:“今明主在上,群臣将顺之不暇,乌用多言?诸君不见立仗马乎?食三品料,一鸣辄斥去。悔之何及?”补阙杜琎尝上书言事,明日,黜为下邽令。自是谏争路绝矣。

  李林甫谨守格式,百官迁除,各有常度。虽奇才异行,不免终老常调;其以巧谄邪险自进者,则超腾不次,自有他蹊矣。林甫城府深密,人莫窥其际。好以甘言人,而阴中伤之,不露辞色。凡为上所厚者,始则亲结之,及位势稍逼,辄以计去之。虽老奸巨猾,无能逃于其术者。(取材于《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一》)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阴为内助暗中

  B.一鸣辄斥去离开

  C.百官迁除贬官

  D.各有常度制度

  知识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参考答案:C。解析:任命官职

  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直接写李林甫为人阴险、玩弄权术的一组是()

  ①深结宦官及妃嫔家

  ②林甫乃因宦官言于惠妃,愿尽力保护寿王

  ③林甫虽恨,犹曲意事之

  ④今明主在上,群臣将顺之不暇,乌用多言

  ⑤百官迁除,各有常度

  ⑥虽老奸巨猾,无能逃于其术者

  A.①②③B.③④⑤C.②③⑤D.①④⑥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C级(表达运用)。

  参考答案:A。解析:⑤写李林甫在官员队伍管理工作中安于常规,埋没人才,不是“为人阴险,玩弄权术”。⑥从侧面表现李林甫玩弄权术的程度,不是“直接写”。其他项,均符合题干要求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林甫特意收买宦官和后宫嫔妃,刺探、揣测皇帝的心思,是为了自己能够“奏对称旨”,无所顾忌地行奸作佞。

  B.张九龄虽然以文学为玄宗所重,而且也看出了李林甫的险恶,但由于皇帝昏聩失察,终究不免为李林甫所陷害。

  C.为了尽快树立自己的个人专业,李林甫明目张胆地恐吓谏臣,使其缄口,企图在朝中形成万马齐喑的局面。

  D.在李林甫的掌控下,朝中的许多才俊被束缚在难以发挥才智的职位上,而善于搞歪门邪道的人却能得到重用提拔。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分析综合)。

  参考答案:C。解析:根据文意,“蔽塞人主视听”,使皇上耳目不聪,以便把持朝政,才是李林甫这样做的真正目的。

  4.翻译下例句子(10分)

  (1)时九龄方以文学为上所重,林甫虽恨,犹曲意事之。

  (2)其以巧谄邪险自进者,则超腾不次,自有他蹊矣。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

  参考答案:(1)当时张九龄正凭借文学才能被皇上器重,李林甫虽然怨恨他,仍然违心的奉承他。(2)那些凭借阿谀奉承、歪门邪道的钻营者,却能从其他门路得到打破常规的重用提拔。

  解析:(1)被动1分,虽,虽然,1分,曲意,违心,1分,大意2分。

  (2)以,凭借,1分,则,却,1分,蹊,门路,1分,大意2分。

  解题思路:翻译句子的具体方法是: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变单音词为双音词,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生服务

成绩查询:11月18日9点起

微信公众号

考生交流群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微信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APP
下载

联系微信
联系
微信
扫描
二维码
反馈
建议
回到
顶部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