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成考:
首页 > 专升本复习资料 > 语文 >

2022年江西成考专升本语文考试模拟试题(五)

时间:2022-09-03 17:59:36 作者:储老师

成考助学

  

  一、选择题:
  1.下列《季氏将伐颛臾》一文运用的论据中,属于历史材料的是( )
  A.且在邦域之中矣
  B.先王以为东蒙主
  C.是社稷之臣也
  D.虎兕出于柙
  参考答案:B
  2.下列不是朱自清创作的散文的是( )
  A.《荷塘月色》
  B.《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C.《香市》
  D.《背影》
  参考答案:C
  3.下列作品中,属于汉代乐府民歌的是( )
  A.《陌上桑》
  B.《诗经·氓》
  C.《短歌行》(其一)
  D.《杜陵叟》
  参考答案:A
  4.《米龙老爹》文中的叙述特点是( )
  A.第一人称自叙
  B.第三人称
  C.第二人称
  D.第一、第三人称互换
  参考答案:D
  5.梁启超《论毅力》一文的中心论点是( )
  A.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B.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
  C.小逆之后,必有小顺;大逆之后,必有大顺
  D.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了《论毅力》的中心论点。
  《论毅力》选自梁启超《饮冰室文集》中的《专集·新民说》,是一篇政论文。全文采用了正反对比的说理方法,紧紧围绕“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这个论点展开论证。
  6.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搭配,完全正确的是(
  )
  A.鲁迅——《坟》、《灯下漫笔》
  B.朱自清——《背影》、《香市》
  C.茅盾——《故都的秋》、《子夜》
  D.钱钟书——《围城》、《论毅力》
  参考答案:A
  7.《灯下漫笔》中,鲁迅认为青年的使命是( )
  A.崇奉国粹
  B.热心复古
  C.创造第三样时代
  D.赞颂固有精神文明
  参考答案:C
  8.在《宝玉挨打》中,对宝玉说“你可都改了罢!”的人是( )
  A.黛玉
  B.宝钗
  C.湘云
  D.袭人
  参考答案:A
  9.闻一多属于下列诗歌流派中的
  A.七月派
  B.新月派
  C.湖畔派
  D.象征诗派
  参考答案:B
  10.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是( )
  A.欧阳修
  B.王安石
  C.苏轼
  D.柳宗元
  参考答案:A
  二、文言文阅读:
  11.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小题。
  孔子日:“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孟子日:“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1)本段文字出自哪篇文章?作者是谁?
  参考答案:本段文字出自梁启超的《论毅力》一文。
  (2)孔子和孟子的话观点是否一致?和结句“成败之数,视此而已”有何联系?
  参考答案:孔、孟的话观点是一致的,和结句“成败之数,视此而已”也是一脉相通的。孔、孟都反对功亏一篑,主张做事要坚持到底。
  (3)文中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参考答案:运用了引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艾青《我爱这土地》,然后回答试题。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1)“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和“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分别象征着什么?
  参考答案:前者象征饱受侵略和蹂躏的祖国;后者象征中国人民不间断的反抗和斗争。
  (2)这首诗前后两部分的抒情方式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前一部分借鸟儿的歌唱间接抒情;后一部分以自问自答的方式直抒胸臆。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对灾难深重的祖国深沉的爱。

  

  【结尾】以上就是关于“2022年江西成考专升本语文考试模拟试题(五)”的相关内容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考生。考生如果想获取更多关于江西成考的相关资讯,如成人高考报名时间、考试时间、报考条件、备考知识、相关新闻等,敬请关注江西成考网。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生服务

成绩查询:11月18日9点起

微信公众号

考生交流群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微信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APP
下载

联系微信
联系
微信
扫描
二维码
反馈
建议
回到
顶部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