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曹禺创作的第一部剧作是( )
A.《日出》
B.《原野》
C.《雷雨》
D.《北京人》
参考答案:C
2.《我爱这土地》中诗人着力刻画的一个象征形象是( )
A.土地
B.暴风雨
C.鸟
D.温柔的黎明
参考答案:C
3.屠格涅夫是( )
A.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B.19世纪早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C.19世纪后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D.20世纪俄国作家
参考答案:A
4.下列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是( )
A.李清照
B.欧阳修
C.柳永
D.苏轼
参考答案:D
5.下列句子中“于”字表示比较近的是( )
A.寡人之国也
B.虎兄出于押
C.移其民于河东
D.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参考答案:D
6.在下列文章中属于驳论文的是( )
A.《寡人之于国也》
B.《谏逐客书》
C.《答司马谏议书》
D.《论毅力》
参考答案:C
7.由一般原理推导出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这种论证方法是( )
A.类比法
B.归纳法
C.演绎法
D.对比法
参考答案:C
8.“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中“欲驰还走”的正确译文是( )
A.想要骑马追赶
B.想要快速逃跑
C.想要放马奔跑
D.想要骑马加速往回跑
参考答案:D
9.在下列诗人中,属于田园山水诗派代表作家的是( )
A.王昌龄
B.王维
C.岑参
D.李商隐
参考答案:B
10.《前赤壁赋》是苏轼被贬至何处时所作( )
A.杭州
B.湖州
C.密州
D.黄州
参考答案:D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陆游《关山月》全诗,然后回答下面小题。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11.本诗可分几层?简述各层含意。
参考答案:本诗共十二句,每四句为一层,共分三层。第一层正面揭露了投降政策造成的局面。第二层写戍边战士报国无门的悲愤。第三层写中原遗民恢复无望的伤痛。
12.诗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妥协投降路线的憎恶和对戍边战士、沦陷区人民悲惨处境的同情。
13.这首诗具有什么样的艺术特点?
参考答案:这首诗在艺术上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在结构上以“月夜”贯穿全诗,这首诗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采用了对比的手法。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朱自清《背影》一文中的片断,然后回答下面小题。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4.这段文字是选取什么角度来刻画父亲形象的?
参考答案:选取“背影”为角度。
15.在这段文字中,作者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
参考答案:运用了肖像描写、行为描写、语言描写。
16.在这段文字中,从哪几处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我”对父亲的感情?
参考答案:三处描写。一是“我”看见父亲翻越站台去买橘子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流了下来。二是父亲买橘子回来,“我”赶紧去搀他。三是父亲的离去,其背影消失在人群中,“我”的眼泪又来了。三处描写都突出了作者“我”对父亲爱子之情的体悟。
【结尾】以上就是关于“2022年江西成考专升本语文考试基础模拟试题(四)”的相关内容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考生。考生如果想获取更多关于江西成考的相关资讯,如成人高考报名时间、考试时间、报考条件、备考知识、相关新闻等,敬请关注江西成考网。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赣公网安备 36010902000814号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