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属于( )
A.山水诗
B.乐府诗
C.田园诗
D.边塞诗
参考答案:D
2.《秋水》中的河伯指的是( )
A.渭河之神
B.淮河之神
C.长江之神
D.黄河之神
参考答案:D
3.“狡兔三窟”的典故出自( )
A.《李将军列传》
B.《冯谖客孟尝君》
C.《季氏将伐颛臾》
D.《寡人之于国也》
参考答案:B
4.培根是( )
A.德国哲学家
B.法国史学家
C.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
D.美国小说家
参考答案:C
5.《风波》中反复说“一代不如一代”的人物是( )
A.赵七爷
B.七斤
C.八一嫂
D.九斤老太
参考答案:D
6.《北方》一诗选自艾青诗集( )
A.《大堰河》
B.《火把》
C.《北方》
D.《向太阳》
参考答案:C
7.下列作品中,哪个不是傅雷的译作( )
A.《约翰·克利斯朵夫》
B.《贝多芬传》
C.《高老头》
D.《匹克威克外传》
参考答案:D
8.《米龙老爹》的作者是( )
A.契诃夫
B.莫泊桑
C.欧·亨利
D.托尔斯泰
参考答案:B
二、填空题
9.《箱子岩》的作者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沈从文
10.曹操的《短歌行》是一首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乐府旧题诗
11.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惟有杜康
12.《故都的秋》中的故都是指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北平
13.傅雷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___________家。
参考答案:翻译
三、词语解释题
14.茫茫百千万劫。
劫:
参考答案:梵语“劫波”之简称
15.来丕豹、公孙支于晋。
来:
参考答案:招徕
16.东风无力百花残
残:
参考答案:凋败
17.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
事:
参考答案:侍奉
四、翻译题
18.谨库序之教
谨:
参考答案:认真地从事
19.以此长不见悦于长吏,仆则愈益不顾也。(《刘报一丈书》)
以此长不见悦于长吏:
参考答案:因此长久不被长官所喜欢。
20.直挂云帆济沧海。
直:
参考答案:毫不犹豫
21.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种树郭橐驼传》)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
参考答案:别的种树匠人虽然暗中观察他、仿效地。
22.以此诟远。
诟:
参考答案:辱骂,污蔑
五、简答题
23.说明司马迁通过李广这一形象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司马迁通过对李广形象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一代名将的赞赏与倾慕,对其坎坷悲惨的遭遇,表示了真挚的惋惜与同情;对汉朝皇帝的任人唯亲,逼迫良将饮恨自杀,表示了极大的愤慨。
24.莺莺的叛逆精神是怎么表现的?
参考答案:主要表现在她对功名利禄不屑一顾,看重自由恋爱,两人如同并头莲,朝夕相处,永不分离。也表现在对母亲背信弃义、通张生进京赶考的怨恨。
25.对于培根的“学问锻炼天性,而其本身又受经验的锻炼”这句话我们应如何理解?
参考答案:这句话讲了学问与经验的关系,意思是说学问和知识能够改变人们的天性,而其本身又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并接受经验的考验。这种认识包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六、分析题
阅读《长亭送别》中三宫调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滚绣球]恨相见的迟,怨归去的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车几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26.莺莺是怎样看待这次送张生进京赶考的?表现了她什么样的心情?
参考答案:莺莺自己是不愿意张生进京赶考的,这完全是莺莺母亲的主意。莺莺认为:“但是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她还认为母亲的做法是:为了“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折鸳鸯在两下里。”莺莺对别离是又怨又恨的心情。
27.举例说明哪些地方是情景交融?
参考答案:“恨不得倩疏林拴住斜晖”,这就是情景交融。
28.举例说明哪些地方运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
参考答案:“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这两处都是明显地运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
【结尾】以上就是关于“2022年江西成考专升本语文模拟试题(二)”的相关内容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考生。考生如果想获取更多关于江西成考的相关资讯,如成人高考报名时间、考试时间、报考条件、备考知识、相关新闻等,敬请关注江西成考网。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赣公网安备 36010902000814号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