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成考:
首页 > 专升本复习资料 > 语文 >

2022年江西成考语文考试专升本模拟试题(五)

时间:2022-09-03 17:52:36 作者:储老师

成考助学

  

  一、选择题:
  1.陶渊明生活的朝代是( )
  A.东晋
  B.六朝
  C.汉末
  D.西晋
  参考答案:A
  2.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诘修辞格的是( )
  A.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B.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C.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D.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参考答案:C
  3.王昌龄《从军行》中“黄沙百战穿金甲”的抒情方法是( )
  A.借典故抒情
  B.借事抒情
  C.借比喻抒情
  D.借景抒情
  参考答案:B
  4.描写按对象分类,大体可归纳为人物描写和( )
  A.细节描写
  B.直接描写
  C.心理描写
  D.环境描写
  参考答案:D
  5.《谈时间》一文选自梁实秋的散文集 ( )
  A.《实秋杂文》
  B.《槐园梦忆》
  C.《雅舍小品》
  D.《雅舍谈吃》
  参考答案:C
  6.《论毅力》一文贯穿始终的论证方法是( )
  A.演绎法
  B.归纳法
  C.对比法
  D.类比法
  参考答案:C
  7.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
  A.赵襄子围于晋阳,罢围而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
  译文:赵襄子围攻晋阳,解围之后奖励有功人员五人,高赫被列为首功。
  B.群臣无不有骄侮之心,唯赫不失君臣之礼。
  译文:群臣没有人不存在骄恣轻慢的心理,只有高赫没有失去君臣的礼节。
  C.齐以此三十二岁道路不拾遗。
  译文:齐国人三十二岁以后在道路上不拾取丢失的东西。
  D.秦穆公出游而车败,右服失马,野人得之。
  译文:秦穆公到外地出游而车子坏了,右边的人丢了马,被野人捉住。
  参考答案:D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小题。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日:‘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日:‘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8.分析这段话的论证方法。
  参考答案:类比推理。“刺人而杀之”,很明显,责任在人。把杀人的责任推给兵器,是极其荒谬的,是任何人都不能接受的。那么,治国不善致人饿死,责任也在人,而不能把责任推给“岁”。
  9.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实行王道应持有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参考答案:对“涂有饿莩”的现实,不应该归罪为年成不好,而应该是对人民施行仁政。
  10.如何理解本段的比喻句?
  参考答案:用拿刀杀了人,却说“不是我杀的,是刀杀的”作比喻,揭露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的谬论。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作品片段,回答下列试题。
  听他们谈了许多,我心中有点忧郁起来了。这些不辜负自然的人,与自然妥协,对历史毫无担负,活在这无人知道的地方。另外尚有一些人,与自然毫不妥协,想出种种方法来支配自然,违反自然的习惯。同样也那么尽寒暑交替,看日月升降。然而后者却在慢慢改变历史,创造历史。一份新的日月,行将消灭旧的一切。我们用什么方法,就可以使这些人心中感觉一种对“明天”的“惶恐”,且放弃过去对自然和平的态度,重新来一股劲儿,用划龙船的精神活下去?这些人在娱乐上的狂热,就证明这种狂热能换个方向,就可使他们还配在世界上占据一片土地,活得更愉快更长久一些。不过有什么办法,可以改造这些人的狂热到一件新的竞争方面去,可是个费思索的问题。
  11.概括这段文字所表达的中心思想。
  参考答案:希望湘西人民精神觉醒,放弃过去对自然和平的态度,重新来一股劲儿,用划龙舟的精神来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创造自己的新生活。
  12.阅读这段文字后,你认为作者忧郁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故乡人民过着与世隔绝、麻木不仁的日子,他们对历史毫无担负,只把狂热和热情释放在娱乐上。他们这种活法近乎延存自然生命。
  13.从这段文字看,作者所提到的两类人指的是什么人?他们根本的区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前者是与自然妥协的人,后者是与自然毫不妥协的人。
  他们根本的区别是前者对历史没有责任感、使命感,不去改造自然和社会,后者是对自然不妥协,想方设法去改造自然和社会,对人类历史有使命感。前者指的是乡民,后者指的是革命者,中国的未来和希望靠的是这些革命者。
  四、作文(略)

  

  【结尾】以上就是关于“2022年江西成考语文考试专升本模拟试题(五)”的相关内容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考生。考生如果想获取更多关于江西成考的相关资讯,如成人高考报名时间、考试时间、报考条件、备考知识、相关新闻等,敬请关注江西成考网。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生服务

成绩查询:11月18日9点起

微信公众号

考生交流群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微信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APP
下载

联系微信
联系
微信
扫描
二维码
反馈
建议
回到
顶部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