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前赤壁赋》是一篇( )
A.抒情小赋
B.骚体赋
C.文赋
D.骈赋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作品艺术风格的掌握。《前赤壁赋》是一篇文赋。全篇采用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结构形式,交互使用散文句和对偶句,属于典型的对偶格式。
2.议论文的“三要素”是( )
A.论点、论据、结论
B.引论、论据、结论
C.立论、驳论、正论
D.论点、论据、论证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论点是你的观点,论据是支持观点的依据,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
3.宋代开豪放词风的词人是( )
A.柳永
B.李清照
C.苏轼
D.辛弃疾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苏轼是豪放词派的开创者,苏词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著名的豪放词有《念奴娇》(大江东去)、《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4.“麦琪的礼物”的含义是( )
A.指主人公的真挚情感及他们的美好心灵
B.指西方国家圣诞节所馈赠的礼物
C.指年轻夫妇德拉和杰姆所购买的表链和梳子
D.指生日礼物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麦琪,是指耶稣诞生时给他送礼物的三位贤人,祝愿他的前程并表示他的最后命运,以后便形成了圣诞节送礼以及祝福的风俗。小说以“麦琪的礼物”为题目,含有比喻性的赞美意义,比喻德拉和杰姆夫妻互赠的圣诞礼物犹如麦琪送给耶稣的礼物一样圣洁。
5.“祸起萧墙”、“望洋兴叹”、“日薄西山”三个成语依次出自( )
A.《季氏将伐颛臾》、《陈情表》、《庄子·秋水》
B.《寡人之于国也》、《季氏将伐颛臾》、《陈情表》
C.《季氏将伐颛臾》、《庄子·秋水》、《陈情表》
D.《寡人之于国也》、《庄子·秋水》、《陈情表》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祸起萧墙”语出《季氏将伐颛臾》“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望洋兴叹”语出《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日薄西山”语出《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6.由一般到个别的论证方法是( )
A.归纳法
B.演绎法
C.类比法
D.对比法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归纳论证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类比法和对比法属于比较法,比较论证是一种由个别到个别的论证方法。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试题。
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
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曰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7.联系本文主旨,“他植者”的种种行为说明了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以“他植者”的错误行为,说明封建统治阶级打着爱民、忧民或恤民的幌子督导百姓,政乱令烦,只能使人民更加困苦。
8.翻译文中划横线字。
爪:________
离:________
参考答案:爪:用指甲抓破。离:被破坏。
9.“他植者”种树违天害理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为什么说“他植者”“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参考答案:“他植者”种树“违天害理”表现在:一是“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二是“爱之太殷,忧之太勤”。“他植者”种树时“爱之太殷,忧之太勤”实际上是对树木的一种伤害,因为过分担心而抓破树皮、摇动树根对树木的成活非常不利。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往事》(—之十四)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试题。
不是说做女神,我希望我们都做个“海化”的青年。像涵说的,海是温柔而沉静。杰说的,是超绝而威严。楫说得更好了,海是神秘而有容,也是虚怀,也是广博……
10.文中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参考答案: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11.“希望我们都做个‘海化’的青年”一句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
参考答案:表达了作者不满当时的社会黑暗的现实,追求光明与理想,想做一个有为的青年的进步思想。
12.“海化,的青年”的内涵指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这是作者心目中理想人格的具体体现,指的是像大海一样沉静温柔而又超绝威严的,像大海一样襟怀宽广、虚怀若谷的,像大海一样包容一切的青年。
【结尾】以上就是关于“2022年江西成考专升本语文精选模拟试题(四)”的相关内容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考生。考生如果想获取更多关于江西成考的相关资讯,如成人高考报名时间、考试时间、报考条件、备考知识、相关新闻等,敬请关注江西成考网。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赣公网安备 36010902000814号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