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在下列作品中富有理趣的是( )
A.李煜的《虞美
B.柳永的《八声甘州》
C.苏轼的《水调歌头》
D.李清照的《声声慢》
2.宋代作家中,文艺
A.欧阳修
B.王安石
C.辛弃疾
D.苏轼
3.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 ).
A.送别词
B.羁旅行役词
C.怀古词
D.中秋词
4.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 )
A.婉约词
B.豪放词
C.风雅词
D.田园词
5.“三苏”是( )
A.苏洵、苏轼、苏舜钦
B.苏洵、苏轼、苏辙
C.苏洵、苏舜钦、苏辙
D.苏轼、苏辙、苏舜钦
二、填空题
1.苏轼字__________,号_________。
2.苏轼是_________词派的开创者。
3.在两宋词坛上,豪放派的代表是_________、_________。
4.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_________,千里共婵娟。”
三、解释下列旬中加点的词语的意思
1.又恐琼楼玉宇,
2.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3.何事长向别时圆?
4.但愿
5.把酒问青天。
四、简答题
1.这首词的主旨是什么?
2.从风格和内容上看,这首词各是一首怎样的词?
3.“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4.这首词的上下片各写了什么?
5.概括本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6.概括全词是如何围绕明月抒写作者在月下起伏变化的思想感情的?
五、分析题
1.阅读词的上片,然后回答问题。
(1)这段文字可以分为几层?清简要地加以说明。
(2)“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3)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2.阅读这首词的下片,然后回答问题。
(1)这段文字可以分为几层?请简要地加以说明。
(2)这段文字中哪几句阐明了哲理?
(3)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这首词具有怎样的风格?
参
一、1.C2.D3.D4.B5.B
二、1.子瞻东坡居士
2.豪放
3.苏轼,辛弃疾
4.月有阴晴圆缺
5.但愿
三、1.琼楼玉宇:指月中宫殿。不胜:经受不了,受不住。
2.转、低:均指月光的移动。朱阁:红色的楼阁。绮户:雕有花纹的门窗。
3.长向:常常在。
4.婵娟: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明月。
5.拿着酒。
四、1.在这首词中,作者对月抒怀,思念亲
2.从风格上看,这是一首豪放词;就内容说,这是一首中秋词。
3.表现了作者“出世”和“入世”的思想矛盾,同时也隐约地流露了作者谪官居外的凄凉寂寞之情。
4.上片主要表现作者出世与
5.上片从问月起笔,通过丰富的想象,把天上
诗
6.本词围绕明月抒写了作者起伏变化的思想感情。上片从把酒问月起笔,表现出作者政治失意后的苦闷心情;接着面对皎洁的明月驰骋自己的想象,想到月宫去,又担心“
五、1.(1)首四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为第一层。写把酒问月以及所产生的疑问。次三句“我欲乘风归去,又恐惊楼玉宇,
(2)表现了诗
(3)执著现实,热爱
2.(1)“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为第一层,写月的移动,并由月及
(2)“
(3)豪放旷达。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