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江西成考网!本站为考生提供江西成考信息服务,网站信息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江西教育考试院www.jxeea.cn为准。
名词解释
1.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包括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
2.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氧气、二氧化碳、食物和其他生物等。
3. 生境: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特定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的生态环境称为生境。
4.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
5. 限制因子:任何生态因子,当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时,这个因素称为限制因子
6. 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7. 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在最低点和最高点(或称耐受性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
8. 光周期现象:植物的开化结果、落叶及休眠,动物的繁殖、冬眠、迁徙和换羽毛等,是对日照长短的规律性变化的反应,称为光周期现象。
9. 冷害:喜温生物在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受到的伤害。
10. 冻害:生物在冰点以下受到的伤害叫冻害。
11. 贝格曼规律:内温动物,在比较冷的气候区,身体体积比较大,在比较暖的气候区,身体体积比较小。
12. 阿伦规律:内温动物身体的凸出部分在寒冷的地区有变小的趋势。
13. 生物学零度:生物生长发育的起点温度,即生物的生长发育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上才开始,低于这个温度,生物不发育,这个温度称为发育阈温度或生物学零度。
14. 有效积温:生物完成某个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K=N(T-C) (式中K为有效积温,N为发育时间,T为平均温度,C为发育阈温度)
15. 土壤质地:土粒按直径大小分为粗砂、细粒、粉砂和粘粒,不同大小土粒的组合称为土壤质地
16. 土壤结构:是指固体颗粒的排列方式、孔隙的数量和大小以及团聚体的大小和数量等
【结尾】以上就是关于“2022年江西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考前模拟试题及答案【名词解释】”的相关内容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考生。考生如果想获取更多关于江西成考的相关资讯,如成人高考报名时间、考试时间、报考条件、备考知识、相关新闻等,敬请关注江西成考网。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赣公网安备 36010902000814号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