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成考:
首页 > 复习资料 >

江西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复习:《发现》

时间:2022-06-14 17:59:12 作者:储老师

成考助学

    《发现》(重点课文)

    《作家作品》

    闻一多中国现代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

    新文学团体“新月社”的主要诗人;新格律诗的积极倡导者。

    主要代表作《红烛》《死水》。提倡“三美”,音乐美(音节美),绘画美(词藻美),建筑美(节的匀称美,句的均齐);提倡“理智节制感情”。

    《主旨》

    本诗写作与1927年。描写现实中军阀混战,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旧中国不是诗人所期望看到的中国,而是恶梦和恐怖。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失望,愤懑的情绪,也表达了诗人对祖国至痛至爱的复杂感情。

    《课文串讲》

    全诗分为两层。

    1——8行,表达诗人目睹现实时的复杂情感。

    9——12行,描写绝望中的诗人无处追问,无处述说的内心苦楚。

    《学习要点》

    掌握本诗的主旨。

    掌握呼号,反复,比喻,拟人,象征手法的运用。

    呼号是呼喊和告之他人。“我来了”“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属于呼号。将作者内心中对祖国的炽烈的情感及对祖国的失望深深表达出来。

    “我来了”连用三次。属于反复。强调作者归国的心情多么迫切。

    “噩梦”“恐怖”“悬崖”属于比喻,表现了黑暗现实的可怕,丑恶。

    将祖国比拟为可亲可敬的人,在心理上拉近作者与祖国的距离。

    “他呕出一颗心来”属于象征手法。“心”象征作者的爱国情感。

    将炽烈,奔放的感情内敛于家谨严形式之中。

    作者采取“收敛表情法”,将浓烈的情感凝聚在具体意像中,收敛在严谨的形式之中。比如,表达自己对祖国的至爱至痛的情感,只用“血泪”“呕出一颗心来”的象征手法含蓄地表达出自己强烈的爱国激情。

    本诗所体现的“三美”。

    “音乐美”体现在音尺与押韵上面。

    “绘画美”体现在极具色彩感的意像。

    “建筑美”体现在匀称的诗行。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生服务

成绩查询:11月18日9点起

微信公众号

考生交流群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微信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APP
下载

联系微信
联系
微信
扫描
二维码
微信客服